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四百年历史的“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成功入选。

中华老字号,流芳四百年

马应龙传统技艺起源于河北定州,历经十五代人的传承,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创始人马金堂潜心研究,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技艺,制成眼药,取名“定州眼药”。马金堂的继承者马应龙,以制造和经营眼药为业,设店于定州北街,将“定州眼药”更名为“马应龙定州眼药”。历经清朝、民国时期的砥砺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马应龙制药厂改名为“武汉第三制药厂”,在古方验方的基础上遵循传统技艺,生产眼药、痔疮药等多种药品。1995年,武汉第三制药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第一大股东中国宝安集团公司并更名为“马应龙药业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目前马氏第十四代和十五代传人继续在马应龙药业从事传统医药的发掘和传承工作,马应龙传统制药技艺得以延续保存和弘扬。

独家技艺,民族瑰宝

马应龙制药技艺有其传统的特色和规范,从选材、炮制、配料到成药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程,独成一家。创业之初,马应龙以眼药闻名,其八宝眼粉以麝香、牛黄、珍珠、琥珀等八味名贵中药材为君药,组方精妙,配伍严谨,历经四百余年盛久不衰,并奠定了马应龙系列产品的核心基础。麝香为消肿散结之君药,具有开诸窍,通经络,透筋骨,祛腐生新之功,其辛、温、芳香开窍,渗透力强,能使肌肤毛孔开扩,引诸药直达病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麝香有抗菌、消炎作用。炉甘石具有收敛,消肿,止血,防腐之功。冰片有消炎止痛、抗菌作用。珍珠、琥珀为解毒散瘀,生肌止血之品,局部应用有防腐止痛的作用。牛黄为清热镇惊,治胎毒疮疖之病症。硼砂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葡萄球菌,白色链球菌等均有抑菌作用。从八宝眼粉改进而来的马应龙八宝眼膏已被列入国家医保甲类品种目录,现如今仍在生产销售,服务于广大患者。

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流程复杂,工序细腻,对外界绝对保密。昔日曾有某些药厂攫获马应龙眼药配方,如方炮制,始终不得其法,屡试屡败,无一成功。因此经历了四百余年十几代人的有序传承,马应龙眼药始终是独此一家,从未被冒牌假药所惑乱。近年来有关马应龙八宝配方适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的临床实验论文屡见报道,其独特功效正不断被发掘,堪称我国民族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科学保护,发扬光大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新的动力和资源。马应龙药业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市场化之路,将传统制药技艺在不失传、不歪曲的前提下发扬光大,实现了存续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不改变核心要素的情况下引入时代元素,是将传统医药发扬光大的重要手段。

品牌薪火相传,文化生生不息

马应龙药业历经400多年经营不断,而且日久弥新、生机蓬勃,关键就在于其历史所积淀的人文底蕴。早在创业初期,马应龙的先辈们就留下了“做事勤勉,治业求真,以勤治店,以真夺人”的古训。透过古训,可以感受到马应龙这个四百年品牌的神奇魅力,这种魅力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品质的不懈追求,一是对经营的勤勉真诚。“勤”和“真”构成了马应龙人亘古不变的治业准则和经营道德,使得马应龙品牌历经400余年的沧桑巨变而愈久弥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马应龙人在对传统制药技艺不断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同时,亦不断加大对马应龙品牌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力度。1995年实施股份制改造初始,马应龙药业即积极着手恢复“马应龙”商号,并成为首批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2006年,“马应龙”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通过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公司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历年市场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并获得了第二届湖北省“长江质量奖”。

马应龙药业还成立了马应龙传统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挖掘、整理、保护传统医药文化,展开延伸性的开发研究。经过四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和十多年来与市场经济的融合,马应龙药业对传统文化理念进行了演绎和创新,逐步形成了“三观一精神”的文化理念体系,即“以真修心,以勤修为”的哲学观,“稳健经营、协调发展”的发展观,“资源增值”的价值观以及“龙马精神”的企业精神,实现了传统的与现代的相结合,人文的与经济的相结合。

以此次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未来马应龙药业将继续本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完整真实保护、企业获得可观经济效益、遗产价值得以合理开发、群众普遍受益的多赢效果。

跨越四百年的传奇--八宝配方揭秘

明朝万历十年,“马应龙定州眼药”在河北省的定州面世。二百多年后的清朝道光年间,马应龙由河北几经辗转来到北京,经历过低迷,却最终在名品云集的京城声名鹊起。二十世纪初,时局动荡,马应龙又南下武汉,并从此扎根。2011年6月,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又被收进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宝配方

谁曾想到,在神圣的东方大地上,一剂古老的马应龙定州眼药,居然在大西洋彼岸催生了一座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图书馆?

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建筑承包商邱昂·穆尔·葛思德到中国做生意。来华之前,葛思德患上了青光眼,久治未愈。到中国后,葛思德在美国驻华使馆海军上校义理寿建议下,使用马应龙定州眼药,没多久便“霍然大愈”。葛思德对中国医药顿生兴致,开始大量购买中国医书。这便是葛思德个人收集中国书籍的开始,也为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的建立奠定基础。

谁又曾想到,治疗眼疾的膏药,居然鬼使神差地也能治愈痔疮顽疾?

1980年,我国农村缺医少药,农民遇到蚊虫叮咬,皮肤瘙痒,甚至烧伤烫伤都使用马应龙眼膏来治疗,颇有疗效,被誉为“万能药”。后来,有农民患上痔疮,痛苦难当,情急之下也将马应龙眼膏用于患处,不想痔疮也被治愈。一传十,十传百,患者口口相传让当时武汉第三制药厂负责人按耐不住,他们请马惠民带领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后来名声大噪且经久不衰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基本垄断这一剂型治痔类药物市场。

谁还曾想到,治疗痔疮的膏药,还被明星用来消除黑眼圈?

在影视圈,相当数量化妆师都会在化妆箱内放上几支马应龙痔疮膏,用来随时解决主持人和明星们的黑眼圈。在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互相交流着使用马应龙痔疮膏消除黑眼圈的心得。

马应龙难为情了——总不能让消费者把痔疮膏当眼霜使啊!于是,马应龙药业以博士后工作站为平台,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始了新的研发工作。历时三年半时间,“马应龙八宝眼霜”终于面世,且风靡全国。

珍品出世

明朝嘉靖年间,河北省定州一个回族知识分子家庭有个名叫马金堂的青年人,潜心研究可以治疗各种眼疾的药物。经过仔细地研究,加之对家藏文献所记载的眼科方剂进行比较和分析,再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进行大胆创新尝试,马金堂终于研制出一种可治眼疾的药物,取名为“定州眼药”。

马金堂后人马应龙对家族眼药技艺感悟颇深,对其进行改进,臻于完善。1582年,马应龙在定州北街开设药店,将“定州眼药”更名为“马应龙定州眼药”,正式投放市场,悬壶济世。

拓展之路

二十世纪初,南方眼药市场几乎一片空白,需求量增加,为了适应形势发展,马万兴胞弟马生德的长孙马歧山将汉口作为南方经营中心。1919年,他怀着开拓之志来到武汉。

马歧山在武昌司门口斗级营租店卖药,很快生意兴隆。全国各地中药店与马岐山药店建立供销关系。后来,马岐山又在长沙、安庆、柳州等地开设分店,至此以武汉为中心的马应龙眼药南方供应网络得以形成。

马岐山长子马惠民从小耳濡目染,很快就掌握了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的精髓。到解放前夕,他慢慢挑起了药店经营的大梁。1952年,马应龙眼药店改为马应龙眼药厂并快速发展。1964年又迁往武昌南湖。1966年更名为“武汉第三制药厂”。文化大革命中,武汉第三制药厂受到严重干扰,经营每况愈下,马惠民本人也受到不公正对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武汉第三制药厂决定恢复马应龙眼药生产,复出之后的马惠民立即着手马应龙眼药的生产,第一批马应龙眼药很快就被生产出来,受到热捧。1982年,马惠民又率领科技人员,根据祖传秘方,结合痔疮病理的特点,研制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一经问世就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加拿大、美国、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至此,“马应龙”全面回归。

继往开来

由于文革原因,马惠民唯独剩下小女儿马彩丽留在武汉第三制药厂工作,于是大胆打破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决定把制药技艺传给马彩丽。

严师出高徒,通过数年学习,马彩丽开始独当一面,还与父亲一道研制出“龙珠软膏”这个知名度很高的产品。1986年,马惠民老人因病去世。

1995年,“中国宝安集团”接手举步维艰的武汉第三制药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更名为“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宝安集团的成功入股给“马应龙”带来了机制与活力,品牌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掘与肯定。2004年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并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上市公司100强”,马应龙品牌也被评为“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和“中国肛肠协会痔疮用药唯一推荐品牌”。“马应龙”这一中华老字号正在演绎着新的传奇。